經過“橋幫助”調解工作室專職調解員、法律顧問、網格員和志愿者幾經努力,近日,一起交通事故賠償糾紛案終于成功化解,雙方當事人毛某和陳某握手言和。
橋頭鎮因地制宜探索“楓橋經驗”新路徑,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機制,建立“3+”多元調解模式,助推人民調解工作不斷提質增效。今年截至2月份,該鎮已調解矛盾糾紛46件,調解成功率100%。
防患未然,“聯合+下沉”巡回調解。在橋頭鎮,不少新老村民遇到矛盾糾紛,會主動找“橋幫助”調解工作室。這個由橋頭司法所牽頭成立的調解工作室,有一支由專職調解員、法律顧問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聯合組成的專業化調解隊伍,成立以來已聯合調處糾紛272件?!叭嗣裾{解員的調解確實比拳頭好使,調解結果也讓人信服?!币晃唤洝皹驇椭闭{解成功解決問題的村民說,人民調解員真是矛盾糾紛的“滅火員”。橋頭鎮還建立了“網格融調”的逐級化解機制,推動簡單糾紛網格村級化解,復雜糾紛流轉至“橋幫助”調解工作室后,由工作室通過下沉走訪等方式化解,確保小矛盾不出村、大矛盾不出鎮。
精準發力,“一般+特殊”分類調解。橋頭鎮還進一步健全矛盾糾紛分類調解機制,一般矛盾由鎮矛調中心分流至相關鎮級部門化解,特殊糾紛由多部門聯合調解。同時,建立專職聯絡員制度,強化跨部門糾紛對接協調,實現調處進展、調處結果等實時通報、有效閉環。今年2月,橋頭鎮300名外地務工人員通過中介求職未果尋求調解,橋頭司法所聯合鎮發展服務辦、綜治辦多次走訪調查并實施聯合調解,最終及時化解了這一起涉及人數眾多的特殊糾紛。
數字賦能,“線上+線下”一體調解。為讓矛盾糾紛投訴有“門”、群眾維權有“路”,橋頭鎮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受理。線上,依托“群治分”基層數字自治平臺,在“橋尚法”板塊開設“我有話說——我需幫助”欄目,實現群眾需求“一鍵直達”,合理訴求閉環解決、限時反饋,做到“不出門解難題”,目前已累計收集調處問題67件。線下,在法律服務站開設調解專窗、增派專員,確保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受理解決,制作常用高頻糾紛問題清單,發放典型案例12個,有效助力高頻糾紛批量化解。